我们的生活可以粗粗分成两大部分,一大一小。大部分时间,我们种地收割盖房子,或早八晚五外加挤车堵车,买菜做饭洗衣,生孩子养孩子伺候老人。然后呢,我们挤点儿时间出来,弹琴或听琴,写写大字或看画展,读书或看电影,逛公园或上教堂。 松松枫叶:2257856141 https://ruanwen.lusongsong.com/ 生活中的那个大块,被叫作物质生活;那小部分,被叫作精神生活。物质生活用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,必须求效用,精神生活则不是——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分成三大领域,艺术、宗教、哲学,它们不在于求取外部效用,其目的只在于精神自身的展现。大多数人,大多数时候得务实求效,没那么多闲工夫展现精神本身。 物质/精神这对用语很老套,而且过于笼统。精神生活至少得在听昆曲、读博尔赫斯那个档次上吧。每天晚上定点看电视连续剧,周末去看综艺节目,似乎跟精神没啥关系,我们就叫它文化生活。 如果综艺节目没啥文化含量呢,那就叫它娱乐。独自或结伴去走沙漠,那是精神生活,挤车、堵车、到人山人海的景点去旅游,啊啊,也许算休闲? 精神生活当然也要跟物质打交道,画油画要钉画框绷画布调颜料,更别说做雕塑了。找一个山洞修行,吃喝拉撒还是免不了,防风防潮驱虫也很麻烦。你结跏趺坐,连日闭目诵经,却得有几个小和尚照顾柴米。 不过,各种精神形态不管怎样需要物质,总是以“精神自身的展现”为归宿。希腊雕塑的美丽形体,不是意在勾引肉体的欲望,而是意在展现希腊精神。本雅明把艺术作品的这一特征称为 Aura,中文译作灵晕、灵气。其他精神形态也一样。 学术著作不管题材怎样深重,论证怎样严格,知音者自能感受到其中的灵动之气。当然,我不是在说政府部委颁赏的大小项目,它们属于挣利挣名的务实活动,不在精神形态范围之内。 物质生活讲求务实和功效,难免枯燥,甚至沉重。然而,面包师傅不仅跟烤炉打交道,他同时跟有灵性的伙计邻居打交道。洗尿布当然不是什么精神活动,与孩子一起生长却不只是事务,洗尿布的共同生长,不同于不洗尿布的共同生长。 人性不尽于食色,灵性也是人的自然需求。缺少灵性的生活如冬日的尘土,缺少灵性的人,无论他是成功人士还是失败人士,同样干瘪无趣。 我们周遭的物什山水天空,难道没有灵性吗?本雅明所说的 Aura 并不单单属于艺术作品——“夏日午后小憩,你的眼光抚过地平线上的山脉轮廓,或抚过那将阴影投到你身上的树枝,你就经验到那些山脉的灵晕,那些树枝的灵晕。” “精神”、“灵性”这两个词的意思有大面积的交集。不过,在我听来,精神更多与这边的世界相连,跟艺术、哲学相连,灵性生活则更多与宗教连在一起。 跟实务生活相比,艺术和哲学比较超然,但跟宗教相比,艺术和哲学属于这边的凡俗世界。灵性生活更适合用来刻画耶稣祈祷或禅修。